(通訊員 郭浩茹) 10月11日,應孫勁松教授的邀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孫劍秋教授在武漢大學哲學學院B214報告廳作題為《從周易四目談處事之道》的報告,來自校內外的60多名同學現場聆聽了這場生動的講座18bet体育18bet体育。
孫教授提出了《周易》四目“時18bet体育、位、中、正”的概念18bet体育。其中“時”、“位”的概念,自先秦以來便為研《易》學者闡發。“中”自宋代逐漸被重視,“正”則出現于明清之際。通過這四個綱目,可以體悟出處世之道。
他從“時”、“位”、“中”、“正”18bet体育18bet体育、“時位合”、“中正合”六個方面進行闡釋。“時”指把握時機,分別有時機、趨勢兩個意義。時機指用行舍藏18bet体育,在大趨勢中等待機遇,尋求突破和轉變。趨勢指因時制宜18bet体育,是時代不能變的走向18bet体育,就如四季的變化不可逆轉。“位”指個人本分以及在環境中的職位。分為本分、職分兩個方面。本分指慎守本分18bet体育,各人都應就自己在社會中的身份履行好職責18bet体育。職分指安上撫下18bet体育,處于二18bet体育、三、四、五不同爻位上應以不同的方式處理問題。“中”指執中,應有利的做18bet体育,即事理之當然18bet体育。若無法做出抉擇,應兩權相害取其輕,綜合比較做出選擇。“正”指擇善18bet体育,選正確的做,即事理之必然。應有“理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在其中,在大是大非面前,舍生取義,沒有猶豫。“時位合”指上臺靠機會、下臺靠智慧,應處“位”時,待“時”而動18bet体育,以不變應萬變,拿捏住時機和趨勢是否可轉變。“中正合”指個人在社會團體中的進退出處之道18bet体育,應合乎正道下選擇有利的做。
同時他還大量引用歷史故事來闡發“時18bet体育、位、中18bet体育、正”的應用。如《左傳》中,祭仲之女因悟“中”18bet体育、“正”之道,舍夫從父,而全孝道。齊桓公伐楚,管仲巧妙變趨勢為時機,尋出合理原由。孫教授重點舉了許衡的例子18bet体育,通過講解他在宋、元易代之際選擇做官的抉擇,說明了處“上爻”之無位應有的考慮,建議同學們讀讀許衡的《讀易私言》一書。
互動環節中,同學們踴躍提問與孫老師進行交流,孫老師結合自身研易心得與教育經歷為同學們答疑解惑,講座在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順利結束。


10月13日18bet体育18bet体育、15日,孫教授還為學生開設了《文字文物與文化-中華文化的基本精神與未來走向》《易經的研究方法》兩場講座18bet体育,并作為點評專家參加了在我校召開的第九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